7 位最佳捷克作家:今日探索捷克文學
已發表: 2023-06-30通過我們的專家導遊,與最優秀的捷克作家及其最受推崇的作品一起體驗波西米亞的美麗和神秘。
捷克共和國坐落在德國、波蘭和奧地利之間,是一個風景如畫、文化和傳統豐富的國家。 布拉格最大的城市長期以來一直是作家、音樂家和藝術家的繆斯女神。 也許巴洛克式的建築、蜿蜒的街道和數不勝數的咖啡館使“百塔之城”成為一個激發創意靈魂的地方。
捷克共和國無疑擁有一段傳奇的過去。 該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中心,不久之後,它陷入了幾十年的共產主義統治。 這場政治動盪對其公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並對國家文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這個國家的許多小說、詩歌和戲劇都充滿了戰爭的後果、對意義的追尋以及生存中涉及的道德灰色地帶的色彩。 閱讀最受推崇的捷克小說家是深入了解這個美麗而復雜的國家的歷史、文化和心態的好方法。
內容
- 這是捷克最好的 7 位作家
- 1. 弗朗茨·卡夫卡,1883 – 1924
- 2. 米蘭·昆德拉, 1929 –
- 3. 伊万·克里馬,1931 年 –
- 4.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1914 – 1997
- 5. 雅羅斯拉夫·哈塞克
- 6. 哈娜·安德羅尼科娃,1967 – 2011
- 7. 佩特拉·胡洛娃,1979 –
- 作者
這是捷克最好的 7 位作家
1. 弗朗茨·卡夫卡,1883 – 1924

如果不提及捷克最著名的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對捷克文學的討論就不完整。 他是講德語的中產階級猶太人的第六個兒子,他一生都在努力調和與專橫的父親的關係。 卡夫卡的母親受過教育且勤奮,經常把他交給僕人照顧,而她則在他父親的商店里長時間工作。
卡夫卡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在學校表現很好。 他獲得了法律學位,後來從事保險業工作,他認為這是一種必要的罪惡,以支付賬單。 下班後,卡夫卡會花幾個小時寫故事自娛自樂,但他的作品直到去世後才被廣泛出版。 許多人認為卡夫卡患有抑鬱症和社交焦慮症。 充滿自我懷疑的他燒毀了自己 90% 以上的作品,直到 1924 年死於肺結核。
學者們經常將卡夫卡的作品描述為一個獨立的類別。 “卡夫卡式”現在用來形容任何同樣荒誕、諷刺和赤裸裸的作品。 可以說,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說《變形記》描述了一位年輕推銷員的經歷,他一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一隻昆蟲。
“我無法讓你明白。 我無法讓任何人了解我內心正在發生的事情。 我什至無法向自己解釋。”
弗朗茨·卡夫卡《變形記》
2. 米蘭·昆德拉, 1929 –

米蘭·昆德拉小時候從父親那裡培養了對音樂的鑑賞力,父親是一位鋼琴家,也是一所著名音樂學校的校長。 除了音樂學之外,昆德拉還學習文學、電影導演和劇本寫作。 卡夫卡在十幾歲和二十出頭的時候就已經是共產黨員了,儘管他直言不諱地表達了他認為必要的改革。
他的言論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他最終逃往法國。 捷克政府於 1979 年取消了他的公民身份,並於 2019 年恢復了他的公民身份。他繼續住在法國,儘管他偶爾會隱姓埋名地拜訪居住在捷克共和國的朋友和家人。
昆德拉最著名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部史詩般的存在主義傑作,通過四個相互交織的人物的生活來思考壓迫和壓抑,他們生活在被稱為布拉格之春的政治動盪時期。 角色們努力應對自己的慾望、背叛,並尋找意義,而他們的國家在政府應如何運作方面存在深刻分歧。
“在消散的夕陽下,一切都被懷舊的光環照亮,甚至是斷頭台。”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3. 伊万·克里馬,1931 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入侵時,克利馬是一個快樂的七歲男孩,住在布拉格。 幾年後,他和家人被送往特雷津集中營,並在那裡度過了漫長的三年。 他們奇蹟般地活了下來,但這段經歷將成為他寫作的一個重要因素。 克利馬說,儘管他在集中營經歷了恐怖和痛苦,但他也是在那裡發現了“寫作的解放力量”,並體驗了口頭講故事的豐富傳統。
戰爭結束後,克利馬加入了共產黨,並對國家的情況會有所改善持樂觀態度。 不幸的是,他很快發現他們只是將一個可怕的極權政權換成了另一個。 從這些經歷中,他在他的主要作品中汲取了主題——人類墮落的深處以及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為保持自己的正直而進行的鬥爭。
克利馬寫了他最受好評的小說之一《愛情與垃圾》,以回應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他認為這本書是厭惡女性和憤世嫉俗的。 該劇講述了一位持不同政見的藝術家從事垃圾收集工作,並發現自己捲入了一場複雜的三角戀的故事。 這是對愛、背叛以及最終人性相互聯繫的精明描繪。 要獲得更多見解,請閱讀我們指南中最好的猶太作家的小說。
“破壞比創造更容易,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準備示威反對他們所拒絕的東西。 但如果有人問他們想要什麼,他們會怎麼說?”
伊万·克利馬《愛與垃圾》
4.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1914 – 1997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出生於奧匈帝國,一位年輕的未婚母親。 在他生命的最初幾年,他主要由居住在捷克共和國的祖父母撫養長大。 赫拉巴爾三歲時,他的母親再婚,全家繼續居住在該國波西米亞地區的寧布爾克省。

赫拉巴爾是一個聰明的年輕人,儘管他在學業上遇到了困難。 最終,他獲得了布拉格查爾斯大學法律課程的錄取。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學校關閉,他的學業被中斷。 在此期間,赫拉巴爾在火車站擔任舞台導演、鋼鐵廠體力勞動者、紙包裝工和旅行推銷員。 他在這些職業中的經歷以及與他一起工作的人成為他的詩歌和小說的素材。
作為一名作家,赫拉巴爾以其長而精巧的句子以及對生活道德模糊性的喜劇描繪而聞名。 他經常用辛辣的黑色幽默來描寫那些與社會格格不入的人,以及儘管處境悲慘但仍決心享受生活的普通人。 赫拉巴爾最著名的小說之一《嚴密監視的火車》於 1968 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一向習慣孤獨的我,一進城就感覺整個世界都在向我靠近。 從那以後,我唯一能夠自由呼吸的時候,就是我能夠擺脫困境的時候。”
博胡米爾·赫拉巴爾,密切關注的火車
5. 雅羅斯拉夫·哈塞克

雅羅斯拉夫·哈塞克(Jaroslav Hašek)從小就很有個性。 儘管他在學校成績很好,但他在 15 歲時就因為不斷的滑稽行為和拒絕遵守校規而被開除。 他開始為藥劑師工作,並在晚上進入商學院學習,最終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在擔任銀行家期間,他在 21 歲時發表了 40 篇短篇小說。
哈塞克是一位多產的作家,以其古怪而活潑的性格而聞名。 他是酒吧的常客,並因破壞公物和襲擊警察等罪行多次被捕。 他還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並被囚禁在俄羅斯集中營。 在那裡他加入了共產黨。
哈塞克因其小說《好兵什維克》而聞名,該小說已被翻譯成 60 多種語言。 小說中可愛的主角斯維克經常誤解命令,從而帶來滑稽且常常具有諷刺意味的結果。 這部黑色幽默的小說是對戰爭、軍事領導和官僚主義的尖銳控訴。
“耶穌基督也是無辜的,”斯維克說,“儘管如此,他們還是把他釘在了十字架上。 任何地方都沒有人擔心一個人是無辜的。”
雅羅斯拉夫·哈塞克《好兵什維克》
6. 哈娜·安德羅尼科娃,1967 – 2011

哈娜·安德羅尼科娃 (Hana Andronikova) 出生於捷克共和國一座獨特的國際大都市茲林。 阿德羅尼科娃在布拉格查爾斯大學學習捷克語和英語,畢業後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和國際業務經理。 然而,對於安德羅尼科娃來說,在商業部門工作雖然有利可圖,但對個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回報。 她辭去了工作,並在接下來的兩年裡寫了她的第一部小說。
完成一部小說改變了安德羅科娃的生活。 她與丈夫離婚,開始旅行,並全身心投入寫作事業。 儘管她年輕的生命因癌症而縮短,但她的兩部獲獎小說、詩歌和短篇小說對現代捷克文學具有重要意義。
安德羅科娃廣受國際好評、影響深遠的處女作《日晷之聲》跨越近一個世紀,發生在三大洲。 通過猶太教師和德國捷克建築商之間的淒美愛情故事,安德羅科娃探索了捷克共和國及其多元化人民的文化歷史。
“想到我能在我以前去過很多次的地方找到一些新的東西,拼圖遊戲中缺失的一塊,這似乎很奇怪。”
哈娜·安德羅尼科娃《日晷之聲》
7. 佩特拉·胡洛娃,1979 –
當佩特拉·胡洛娃十歲時,她的家鄉布拉格爆發了後來被稱為天鵝絨革命的運動。 她回憶起與母親一起遊行的情景,她被熱情所籠罩,但不太明白髮生了什麼,也不明白這一刻將如何改變她的未來。 這幾週的抗議活動很快結束了共產黨41年的統治,為像胡洛娃這樣的年輕作家開創捷克文學的新時代鋪平了道路。
獲得文化、語言和人類學學位後,胡洛娃在蒙古待了一年。 她在那裡的經歷啟發了她的第一部小說; 這一切都屬於我。 此後胡洛娃又寫了七本小說和三部戲劇。 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13種語言,並獲得了無數文學獎項。 胡洛娃還經常擔任捷克新聞媒體的評論員。
《這一切都屬於我》是一部世代傳奇,講述了來自同一家庭的 5 名蒙古女性的故事。 這是一個建立在斷層線上的故事——幾代人聚集、政府制度發生變化、農村讓位於城市、文化發生衝突的地方。 擺脫不穩定的環境將使這些女性付出代價,並考驗束縛她們的紐帶。 尋找更多? 閱讀我們對最佳政治作家的綜述!
“我不是最敏感的女人,但我的心也不是石頭做的。 我只知道事情是對是錯,不管女人的眼淚如何。”
佩特拉·胡洛娃,這一切都屬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