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語態

已發表: 2016-03-25

被動語態經常被老師和教授誣衊為一種不良的寫作習慣。 或者,用主動語態來說,整個英語世界的老師和教授都將被動語態視為一種不良的寫作習慣。

在你的寫作中抓住被動語態
語法可以幫助您識別被動語態
用語法寫作

什麼是被動語態?

一般來說,主動語態會讓你的寫作更有力,更直接,而且,你猜對了,更活躍。 主語某物,或者在句子中執行動詞的動作。 對於被動語態,主語由動詞的其他執行者作用。 (如果你沒有註意,前兩句使用了他們描述的聲音類型。)

但是被動語態是不正確的。 事實上,有時它可以派上用場。 繼續閱讀以了解如何形成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何時使用被動語態是一個好主意,以及如何避免將其與類似形式混淆。

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的區別

雖然時態是關於時間參考的,但語音描述了從句的語法主語是否執行或接收動詞的動作。 下面是主動語態的公式:[主語]+[動詞(由主語執行)]+[可選賓語]

切斯特踢球。

在被動語態結構中,從句的語法主語接受動詞的動作。 因此,上述句子中正在接受動作的球成為主語。 公式:[主語]+[動詞的某種形式是]+[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可選介詞短語]

球是切斯特踢的。

最後一點——“by Chester”——是一個介詞短語,告訴你動作的執行者是誰。 但即使切斯特是踢球的人,他不再是語法主體。 被動語態結構甚至可以將他完全從句子中刪除:

球被踢了。

怎麼樣才算虎頭蛇尾?

何時(何時不)使用被動語態

如果您正在寫任何具有確定主題並執行某項操作的內容,那麼最好使用主動語態。 如果您在文檔中搜索was、iswere的實例,並且您的頁面顯示被動語態的實例,那麼切換到主動語態可能是個好主意。

也就是說,有時被動語態在表達想法方面做得更好,尤其是在某些正式的、專業的和法律的討論中。 以下是被動語態的三種常見用法:

1犯罪者不明的犯罪或事件的報告

我的車昨天被偷了。

如果你知道是誰偷了車,那問題可能就不會那麼大了。 被動語態強調被盜物品和盜竊行為。

2科學背景

將大鼠置於 T 形迷宮中。

誰把老鼠放進迷宮裡? 科學家,呵呵。 但這不如他們正在進行的實驗重要。 因此,被動語態。

3當你想強調一個動作本身而該動作的執行者無關緊要或分散注意力時:

總統在一個寒冷的一月早晨宣誓就職。

有多少人能不自覺地記得曾在總統中宣誓過的人? 顯然,在總司令上宣誓就職的場合是這裡要強調的事情。 在上述每種情況下,動作本身——或接受動作的人或物——是重要的部分。 這意味著動作的執行者可以出現在介詞短語中,也可以完全不在句子中。

在寫作中使用被動語態的創造性方法

上面的例子展示了被動語態的一些正式用法,但一些作者出於其他原因利用了它提供的重點轉移。 以下是被動語態是適合作者寫作目標的文體決定的時刻。 1避免受到責備 有時候,你想逃避某事,卻不明確誰是錯的。 經典例子:

犯了錯誤。” ——大多數政客

誰造的? 有人負責嗎? 這裡有什麼解決方案? 一位政治學家稱這種結構為“過去的免除罪”,因為它旨在免除演講者可能犯下的任何罪行。 換句話說,放棄主題,擺脫困境。

2拐彎抹角

簡·奧斯汀是一位以委婉的方式取笑她的角色的大師,以至於看起來幾乎是禮貌的,而被動語態是她最喜歡的方法之一。

“[他]如此親切地敦促他們每天在巴頓公園用餐,直到他們在家里安頓下來,儘管他的懇求達到了超越禮貌的毅力,但他們不能冒犯。” ——簡·奧斯汀,《理智與情感

奧斯汀可以這樣改寫這句話:

“雖然米德爾頓先生的懇求達到了超越禮貌的毅力,但他們不能冒犯。”

雖然也許她的意思更接近:

“先生。 米德爾頓把他的邀請推到了禮貌之外,變得咄咄逼人,但他仍然是好意的。”

在這種情況下,被動語態允許更禮貌的措辭,即使它也不太清楚。

3讓你的讀者更加關注某事

這就像總統宣誓就職一樣:得到動詞動作的東西比執行動作的人更重要。

“躺在珊瑚床上的寶物,以及橫在橋上漂浮的指揮官的屍體,被歷史學家稱為淹沒在記憶中的城市的象徵。” ——加布里埃爾·加西亞·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在這裡,您可以將句子倒置為“歷史學家喚起了那個寶藏(等等)”。 但這會使焦點從那個非常有趣的寶藏和屍體上移開。 由於歷史學家在這裡不太重要,因此作者選擇通過被動語態強調句子的關鍵思想。

這是另一個著名的例子,它強調主題發生了什麼,而不是主題正在做什麼: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獨立宣言,1776

“所有男人”(現在也包括女人)被推到了這個詞的前面,因為他們的平等和權利是焦點。 畢竟,宣布獨立的聲明將關注獲得獨立的人是有道理的。

所以作家使用它。 你可以嗎?

上面的例子傾向於文學方面,但不要忘記被動語態在日常生活中有時是有用和必要的。 在下面的每個句子中,被動語態都是自然而清晰的。 用主動語態重寫這些句子會使它們變得乏味、尷尬或語法扭曲。 被動:鮑勃·迪倫在一次摩托車事故中受傷。 活躍:一場摩托車事故使鮑勃·迪倫受傷。 被動:有傳言說貓王還活著。 活躍:人們謠傳貓王還活著。 被動:別上當! 主動:不要讓任何事情欺騙你!

被動語態誤用

有時看起來像被動語態的東西根本不是被動語態。 如果你不小心,即使是最細心的眼睛也會把下面的句子誤認為是被動語態。

切斯特最喜歡的活動是踢腿。 銀行搶劫案發生在關門前。 我們對此無能為力。 地面上覆蓋著大量的枯葉。

儘管任何好心的英語老師可能會告訴你什麼,上面的句子都不是被動語態。 事實上,關於樹葉的句子(錯誤地)在The Elements of Style中被 Strunk 和 White 用作被動語態的一個例子。 以下是如何記住的:使用動詞to不會自動將動詞短語放入被動語態。 你還需要一個過去分詞。 這就是如何防止被動語態偽裝者愚弄你。

使用 Grammarly 捕捉被動語態

Grammarly 在你的寫作中捕捉被動語態的實例,這樣你就知道什麼時候需要切換它。 例如,在寫這篇文章時,Grammarly 指出第一個短語實際上是用被動語態寫的。 當然,出於風格原因,我們忽略了它。

需要幫助找到被動語態嗎?
語法有助於發現和改變被動語態
用語法寫作

這裡總結了要點:

  • 被動語態不是語法錯誤; 這是風格問題
  • 如果主動語態能讓你的句子聽起來更清晰自然,請使用主動語態
  • 形成被動語態需要動詞“to be”過去分詞
  • 當接受動作的事物是句子的重要部分時,被動語態是你的朋友——尤其是在科學和法律環境中,當動作的執行者未知時,或者主語分散注意力或無關緊要的情況下
  • 當談到好的寫作時,不要被動——即使你的句子有時需要
  • 使用 Grammarly 幫助您找到被動語態的實例